關於愛的日常創作

創作是充滿力量的。

我們想知道,創作的力量能為生活帶來什麼實際轉變 ?


創作是屬於生活的。

這一次藝術不只在教室、圖畫紙筆和美術館中,也不在特定的地點裡。


我們想找到生活創作的各種可能。

也相信,生命的相遇與連結,是所有關於愛的答案。

關於作者─張譯心

藝術教育 & 特殊教育工作者

系列展覽【畫畫的房間】策展人、伊甸活泉之家_藝術教育工作者培力計畫課程講師


熱愛創作、閱讀和瑜伽,致力實踐教學即是創作,相信學習來自生活,也屬於生活。

長期運用藝術教育治療 ( art education therapy ) 概念於兒童藝術與療育工作。

使用故事、遊戲及藝術創作方法與孩子一起創作,擅長陪伴孩子從困難中發現無限可能,將成長中的挑戰轉化為自我探索的樂趣。

專欄文章列表

重複」的寶藏

「有時候再給自己一次機會是很好的,對不對?」某日,正投入創作的小女孩,突然劃破專注的沉默,提出了這個聽來有些超齡的問句。

從認識女孩以來,她運用各種材料和畫筆,蓋了好多好多房子。每段時間只會有一間房子在建構中,但這些房子的設計永不重複,各具特色。有些房子並不堅固,可以說是非常脆弱,但它們真的可以容納女孩成長中的身軀;有些房子只能呈現建築的局部,若是真要全面完工,恐怕只比露營車小一點;有些房子幾乎像是斷壁殘垣,只能搭配口頭描述來完整想像藍圖。女孩也有些令人心生嚮往的房子,不但腹地廣大、有花有樹,還有各種生物和奇珍異獸,像是無憂無慮的人間天堂。

這些房子都沒有設計圖,也沒有完工日。看著女孩日復一日蓋著各種房子,我想起日本紀錄片 積存時間的生活》 ( 人生フルーツ,又譯做《 人生果實 》) 有句話說道:

有位建築師曾經說過:「房子該是生活的藏寶盒。」

在女孩的這些房子裡,我們共度了許多時光,一起經歷房屋倒塌的煩躁、研發新技術的樂趣,以及新材料實驗成功的喜悅。在這些屋子之間,我們也共同商量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及瑣碎細節,有話題不間斷的時候,也常出現意見不和、各持己見的僵局。但相同的是,這些房子確實像極了生活的藏寶盒。

請按「展開鍵」續讀下文…

同時身為兒童心理治療師及表達藝術治療師的艾倫 • 理文 ( Ellen G. Levine ) ,在《 遊戲:兒童心理治療與表達藝術治療 》一文中明言:

遊戲治療與藝術治療的重點,都是讓當事人從治療的經歷中找到自己的家,此兩種治療的共同基礎是建立信賴感……遊戲和藝術創作具有高度的實驗性質,遊戲是實驗出許多不同結果的途徑

要形成一個轉變空間,遊戲必須有下列的要素:當事人要有意願到一個從未去過的地方,或是他一而再、再而三已去過的地方,直到發生一件新的事件

重複是有必要的,因為重複是為了更深層的探索,也是為了不斷重複直到某件不一樣的事發生

在實際與孩子互動的經驗中,重複確實是極其常見的,然而,卻沒有任何一件事或任何一個細節,是真正重複的。每一個過程都是獨特而僅存於當下的,每一個發生都是我們對生活的投入和探索。

「有時候再給自己一次機會是很好的,對不對?」女孩問。

接著她笑著自答:「你只需要小心自己又半途而廢。」

語畢,我們倆笑成一團。

陪伴的所到之處,都名為愛

最近在《 不是看手機的時候—小魚腥草和不思芭娜 》這本書中,讀到一段很有意思的描述,它是這樣的:

家有不到兩歲的幼兒,真的很辛苦。

他們的工作就是絕對不聽話,所以小朋友越自由自在,家長就越辛苦。

當時一心只想著「不管怎樣都好,總之只想安靜下來,想放慢速度好好講話、吃東西、睡覺,按自己的步調行動」,但事後卻發現當時才是最快樂的時光。

那是人生中,第一次不再孤單的時光。

總是大手牽小手,身體總有某部分相連。

我的孩子目前就是絕對不聽話的階段,而我剛好也是選擇讓他自由自在的家長。所以明白這之間有個非常重要的任務,就是好好地陪伴

我很想了解,究竟什麼是陪伴?

翻開韓國繪本《 腳步 》,書中的第一段話,讓我對陪伴一詞產生了全新的感受:

哇嗚哇嗚

你出生的那一刻,媽媽也重生了。

我可愛的寶寶呀!

請按「展開鍵」續讀下文…

與珍貴的人相處的每一瞬間,都如此重要。而這些重要瞬間,也在我們彼此的心中和生命裡產生變化。一起體驗有趣的世界,一起面對不知所措,一起練習新事物,在不知不覺中,共同長大或變老。

因此,我才發現陪伴」並不等同於全然美好、優雅,也並非恆定、不變、禁不起突狀況,相反地,陪伴是非常多變且充滿活力的狀態,它需要足夠的內在空間去伸展、去實驗,也像植物成長一般,需要用心關注,需要適當的照顧方法,並且會在不同的條件面前,呈現多元豐富的樣貌。

嬰幼兒心理健康治療師孫明儀在《 相親相愛不簡單?給爸媽的手足教養學 》裡,有一個篇章探討「好奇、聆聽、回饋是最真實的陪伴」,其中提到:「希望爸媽的陪伴是在生活裡,以『好奇』與『像鏡子一樣映射對孩子理解』的方式饋孩子細節。……,孩子從親子互動中爸媽所回饋自己的過程,去理解到自己是個什麼樣的孩子。……有細節的陪伴裡,包含著爸媽願意去思考孩子行為的能力。」

在這個不只是單向「給」的過程中,陪伴會因為雙方的投入,以及彼此的成長,展開雙向或更寬廣的交流。

同時,父母也在親子互動中透過孩子的回饋,逐漸理解到自己是個什麼樣的爸媽,是個什麼樣的大人,進而理解自己曾是個什麼樣的孩子,自己的父母又是什麼樣的父母。

而我們也在陪伴彼此成長的過程中發現,原來陪伴的所到之處,其實都名為愛。

相處的溫度─好好地喜歡,好好地投入

最近,有位少年跟我分享,他與某些特定的人相處時,忽然感受到奇特的「溫度」。他說自己有點難形容那種感覺,不過可以肯定的是,在感受到溫度的同時,他也明白那些看似平凡無奇的時刻,對自己具有非凡意義。

這讓我想起,據說丹麥人幸福的核心是hygge這個神祕的名詞。這個古老的北歐字彙,曾經紅極一時,但它的定義始終難以明確描述。其中一部分的解釋,說明hygge是指一種身心安適的狀態,它是歸屬與溫暖,也是一種生活方式。

  《 hygge丹麥幸福學:每天都要的北歐式舒心生活風格練習 》這本書中,分享了作者對於hygge的理解,也提供許多具體可實踐的生活練習。其中強調hygge有一項重要概念是歸屬感 ( belonging ),它的描述是這樣的:

溫暖的圈圈

進行hygge就像是打造一個溫暖包容的圓,營造出包容放鬆的氛圍和一個關注的焦點,歡慶當下的時刻。黑暗的夜裡,爐火與親友的陪伴帶來的原始舒適感,可以說就是hygge的縮影。

請按「展開鍵」續讀下文…

少年與我分享,他在這些相處的溫度裡,看見一向苦惱於人際互動的自己,從內心深處湧現了好多柔軟的我願意,原來對世界那麼失望的自己,其實在心底用力壓抑了無比的溫柔和生命力。

認真聆聽的我,注意到少年的臉頰泛起紅潤光澤。不曉得他有沒有發現,自己的嘴角上揚成一個好看的角度?

願意留出時間,單純地與人相處,好好地喜歡,好好地投入。終於在某一個時刻,神奇地連結喚醒了少年封閉多時的感受,重新聽見自己的心。

 我不禁聯想到繪本《 我不動 》。這個故事的主角是一隻藍色的大鳥,他是鯨頭鸛。他總是直挺挺地站著,一動也不動。就算遇到各種神奇的事、特別的動物,或誇張離譜的狀況,鯨頭鸛都不動如山。

 鯨頭鸛到底什麼時候才會動啊?他到底為什麼都不動呢?難道這隻完全沒有表情的鯨頭鸛,一點感覺都沒有嗎?

故事的尾聲,終於揭曉,原來一動也不動的鯨頭鸛,有屬於他自己心動的時刻啊!


遇上問題,我需要的不是解答

某日我與成人團體一起創作,在作品分享的過程中,有位成員提到他的創作正遇到問題」。此話一出,成員們都非常關注這個「困難」,紛紛提出建議、積極分享相關經驗,想要幫助這位卡關的夥伴儘速排除障礙,順利渡過難關。

相較於夥伴們的激動,這位身陷困難的成員,卻顯得從容淡定。在聆聽各種建議之後,他跟大家分享:我知道這個問題可能有更好或更快的『好方法』可以解決,也知道自己正在用『笨方法』。」

「但是我想用這個方法,也喜歡這樣慢慢的做。我想選自己想要的方式。」這位成員真誠地說。

那一刻,寧靜瀰漫整個創作空間,問題不再是麻煩,它也不是什麼令人感到不舒服的障礙。問題就只是個問題,而我們遇到它了,它不但被好多顆熱情的心包圍,還有數不盡的解決方案可以選擇。

這個問題的主人為它發聲,讓它能夠被完整呈現,讓它被好好尊重,也引發大家的共鳴。問題帶領我們聚在一起討論、產生交集。

問題的主人沒有因為這個狀況而處於焦慮,他知道自己只是遇到問題,而不等於整個人都是問題。他在意識到這個問題時,不急於甩開它,或是消滅它。他讓自己也來到這個問題面前,和它在一起」。這個好好做自己的時刻」的安穩狀態,好動人。

在創作中,我們有機會在安全之地自在遊戲。作為成人,我們已經忘記玩遊戲」的感覺太久,「感受到快樂」的條件也變得非常繁複,創作或陪伴孩子遊戲這些事,有時變成傳遞某些訴求的方式,或是解決問題的管道。當它變為需要具備重重條件的任務,可能就完全失去遊戲的本質,而成為另一回事了。

我想起Garry Landreth的一段文字,特別美麗。這是一段描述與兒童建立關係的原則,它出自《 遊戲治療:建立關係的藝術 》,摘錄部分如下:


我並非無所不知。

因此,我無需強求如此。


有時我需要一個安全庇護所。

因此,我也願意提供兒童這樣的處所。


我喜歡原本的我被完全接納。

因此,我要努力去經驗並且欣賞孩子原本的樣貌。


我絕大部分的知識乃從經驗中學習而來。

因此,我會鼓勵兒童去經驗。


只有我自己能決定未來的一生要如何過。

因此,我不要嘗試去指導孩子該過何種生活。

我們都曾是兒童,願我們都成為了自己喜歡的大人。

住在圖紙上的夕陽

「我不知道我要畫什麼。」

小小的孩子,抱著大大的空白圖紙,坐在桌邊一臉憂愁的看著我。


「這樣啊,你看起來真的很困擾耶!不知道要畫什麼。」我回答。

親愛的孩子,你擠眉弄眼的煩惱,好像不是語言足以形容的。


請按「展開鍵」續讀下文…

「但我好像也感覺到你真的很想畫畫,你已經幫自己選好一張想要的紙了。」我補充。除了看見煩惱,我同時注意到你蓄勢待發的創作意願,也看見你想前往探索的方向。


同時,我也真心想要知道:「等一下的時間裡,你想要什麼樣的我陪伴你?如果什麼質地或眼光多一點,會是你生命這個時刻裡真正需要的?」


我想起,曾在書中見過的一段溫柔文字。其實我也常遇到像你這樣的困擾,特別是當我需要多一點時間才能好好表達的時候,特別是我擔心自己會來不及的時候,特別是當我需要一些陪伴的時候。我很希望充滿各種感覺的心,能夠放鬆下來,慢慢說,也有機會能被聽懂。

親愛的孩子,此時來到這個煩惱面前的,不是你需要努力追趕的指導,不是對於缺乏靈感的壓力,也不是時間飽受擠壓的焦躁。畫畫是件快樂的事,也許這一次我們試試,讓「好奇」來引路?


「你會不會需要一些顏色?」我問。

如果沒有猜對,相信你也會跟我分享你真正的需要。


「我想要黃色加上紅色!我不要橘色,我要自己做黃色加紅色。」孩子眼神中的煩惱雲霧瞬間消散,積極地展開下一步。孩子為自己準備顏料和畫具的過程,熟練而充滿自信。一切就緒之後,孩子仔細地攪拌「黃色加上紅色」,專注觀察色彩在每一次混和之間的變化,當「時機成熟」,孩子停止攪拌顏料,使用海綿刷沾勻色彩,在圖紙上壓印出一個又一個圓形。

「這是夕陽。夕陽會動。」


「上次爸爸開很久的車,帶我們一起去採草莓。我有看到那一天的天空是這個顏色!」孩子滔滔不絕地說起家庭旅遊的回憶,神情像是一首歡快的歌曲。轉眼間,原本空白的圖紙已充滿各種色彩與圖像。看著幾乎沒有空白處的作品,我好佩服孩子用自己的方式,調製出那日收進眼底的夕陽色彩,也讓記憶中的生活細節,像是重獲新生般躍然紙上,在那麼有限的圖紙範圍內,紀錄不停流動的時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