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課程應用虛擬實境技術(Virtual Reality, VR),重現人際衝突場景,讓學童如親身體驗般地感受當事人的情緒。之後再轉換為旁觀者立場,練習觀點取替並發展因應策略。讓孩童可以在同一個事件中,先後體會不同立場的感受及觀點,以及學習換位思考。
本課程重視學生看完VR影片與體驗活動後的立即情緒,不過度強調「認知」的對錯,期待老師能給利用討論、分享、澄清等策略進行引導,給予學生提出不同看法和觀點的機會。
本課程特別著重教育旁觀者支持受凌者 。根據美國的研究,對受凌最有幫助的是旁觀者的支持,包含陪伴、友誼、舉發、甚至挺身而出一起對抗霸凌者。本專案除了教導學童情緒管理,還有如何處理他人的人際衝突的因應策略(旁觀者的助人行為)
課程總共分為四個單元,包含1) 體育競賽時失利者;2)外型顯著差異者;3) 感官敏感者;4)課業低成就者,這四種校園典型人物為人際衝突事件主角。每單元均以「及當事者」及「旁觀者」兩個立場,分別設計兩個教案,共計八個教案(含8則VR短片、 體驗活動、討論、及 學習單等),分授八堂課完成系列課程。
每個單元的進行模式為:第一堂課,「當事人的立場體驗衝突事件,在第二堂課(一週後),則以同一單元(同一事件)的旁觀者立場體驗。在不同的立場觀點,會看到不同的事件線索,以供學生練習觀察情境及意圖推理。這些看似細微卻重要的線索是內容關鍵,遍布在影片中。我們儘量設計開放式的線索,讓孩子們可以充分討論,進而訓練他們的認知同理心。
在四段旁觀者影片中,影片最後我們設計了「一起欺負」、「暗中協助」、「直接協助」等三種行為。 每種行動導致不同的結果。學生可以自由選擇,學生選擇某一個行動後,會看到不同的結局,呼應本課程特別強調「旁觀者支持受凌者」的教育目標。